首页  > 社会文学 > 散文

郭西明:柳树情思

郭西明:2017-04-08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817)

分享到:
摘要:

在我的童年的记忆中最喜欢的树木就是柳树,因为柳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我们北方最常见的树木,有一句俗语说的好: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可见柳树是一种极易成活的树种。

 在我的童年的记忆中最喜欢的树木就是柳树,因为柳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我们北方最常见的树木,有一句俗语说的好: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可见柳树是一种极易成活的树种。当然在我国,柳树一直都为文人骚客所青睐。古人认为“柳”谐音“留”,所以在送别朋友亲人时,常常以折柳为意,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唐代李白曾有诗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呀,又是花红柳绿的春天,怎能不让人怀想起老家柳树的点点滴滴。

记得每年的清明节的前几天,我常常会和父亲一起去祖坟里为逝去的先人去添坟,走在路上,父亲都是先要从沟边的柳树上砍上几根柳枝拿着,待到添好坟后插在坟头上。清明节的清早,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这一天奶奶用家里的铁锨从沟边的老柳树上砍下两根柳枝插在门的两旁。虽然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可是也没有问过奶奶,因为我们知道清明节祭祖这是很神圣的事情,是不能随便说的。现在才明白清明插柳是一件流传已久的习俗。

清明过后就到了三月三,正是村里的庙会,村里的庙会不知道起源于哪一年。因为我们的村寨在很久以前曾是一个小集市。在庙会上,村子里每年要唱大戏的,唱大戏要搭台子,用毛竹搭起高高的篷子。戏台就搭在寨门口,寨门口的两边有不少的大柳树,我们小孩子站在台下往往看不到戏台上唱戏的,可是我们会爬树,我们常常爬上大柳树,骑在柳树枝上听戏。说听戏其实我们也听不懂,就是看着花花的,听着啊啊的。所以人们也常说: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看热闹。一点不假,就是这样,我们小孩们听戏就是为了看热闹。

蹲在柳树上我们是不会闲着的,先是每人折一些柳条,先用两根粗一点的柳条编一个圆圈,戴在头上看看合适不,然后用一些细小的柳枝沿着圆圈编,编上个十几根,看上去都是柳枝上的嫩叶了,把编好的的草帽戴在头上,就像电影里一些解放军打仗是戴的掩护时候用的草帽一样。有时候在边上再竖起来几根,垂在两边,好像电影里美猴王的帽翅子。大家也会用手指指着对方,嘴里发出:啾啾,啾啾……好像要用枪打对方,然后躲到树干的后面去。不知道是听戏还是在柳树上玩了,反正玩得是很开心。

 过不了几天,柳树的新长出的枝条就会变粗了,新长的枝条是绿色的树皮,枝条也很柔软。这时候的柳条最适合做柳笛了,记得这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带上自己削铅笔的小刀,爬上村头沟边的柳树,看看哪一根柳枝是新长出的,哪一根柳枝笔直,没有旁枝,就把这样的柳枝折下来。其实这时候的柳枝是不好折断的,最好是用铁锨砍,也可以用刀砍,因为折不好就容易把柳枝的外面的一层皮折坏,就不能做柳笛了。把弄下的柳枝,剪一段最光滑的地方,用一只手朝外,一只手朝内用力拧,柳枝的上的树皮就会和枝干脱落,把树皮一点一点拧好,然后拉起枝干和树枝的皮脱开,树皮就成一个圆筒状。把两头用小刀割齐,从一端把最外面的一层青皮用指甲掐掉,这时候一根柳笛就做好了。把柳笛青皮掐掉的一端放嘴里用力吹起来就会滴滴、滴滴地响起来。如果柳笛短了声音就会清脆一些,如果柳笛长了声音就会低沉一些,柳笛细了声音会小,柳笛粗了声音就会响亮些。所以做柳笛也是很有讲究的。

到了三月间,大伙们个个都会做柳笛,做好柳笛放在嘴里吹着在村子里到处乱跑,走到哪里都是滴滴的声响。虽然柳笛的声音并不是很好听,可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柳笛也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有爬到柳树上摘柳绵吃。春天的柳树长出嫩叶不久在每一片叶子的旁边会长出一个个的柳绵来,柳绵的和叶子的颜色差不多都是嫩绿的,不过形状不一样,柳绵很小,就像一个个米粒大小,仔细看很像是微小的麦穗。摘的柳绵不能太老了,太老了,柳绵就会嚼不烂,嚼在嘴里就像破棉花。最好吃的柳绵是刚长出不几天的,摘下一把放在嘴里,嚼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柳叶的清香还有一点的苦涩味道,嚼在嘴里能很快嚼烂又很有劲道。每年的春天摘上几把柳绵吃一吃也难得的享受。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可是每一次回老家,还是喜欢看看家乡的老柳树。虽然物是人非,可是多年的老柳树依旧柳依依,风习习,多少感慨涌上心头,多少情怀留在柳树中。

 

作者简介:

郭西明   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界首市作家协会会员 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一百余篇。

 

我要赞一下 (8)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