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文学 > 散文

马路:厦大听台湾教授讲国学

马路:2017-04-18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691)

分享到:
摘要:

简教授或许在以这种方式,再一次给我们讲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

这次来厦门大学参加培训,按照课程安排,有一堂有关“国学素养”的讲座,因为比较感兴趣,也就格外地多了些期待。且看到课程表上介绍教授来自台湾,期待之外也就又多了几分好奇。

讲座安排在下午。我们中午利用休息时间参观了相距不远的南普陀寺,又一鼓作气爬上后山峰顶,也算是登高望远。当一身热汗来到外文学院教室,还没到两点,离正式上课还有几十分钟呢。教室里没有开灯,有点昏暗,不过正好能让先来的学生更好地休息一下。刚进教室我就看到前面讲台外侧的椅子上有个老人在打盹,猜想一定是讲课的教授了。不过又有一丝疑惑,教授按时来到即可,这位先生何苦来这么早而让自己窝在椅子里打盹啊?

好奇更甚,于是赶紧在网上搜了一下:”简锦益,1944年生于台湾桃园,祖籍福建南靖。自幼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对书法及国画山水情有独钟……时研习国学,在四书五经中寻求思想开拓。现为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而我拿到的学员手册上的师资介绍则是:“简锦益,台湾厦门书法院院长,教育学博士、台湾中华书法学会秘书长、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教授”等一大串头衔。不知道是否由于台海两边的学校教学方式不同的原因,还是简教授个人的风格,教授讲课第一句便直奔课程,没有一句题外话。他声调不高,语速和缓,一口绵柔的台湾腔仿佛一直在提醒学生这可是个从对岸来的老头。

讲国学,教授却先从个人经历讲起。他讲自己幼年家里如何困窘,身体如何孱弱,求学如何艰难,关键时刻又如何幸运地得到师长的帮助等等,点滴小事,涓滴恩情,于不经意间却时时处处流露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恩思想。然后,自然而然,由文化引申出文字,由文字的起源讲到文化的起源,进而梳理出国学思想的源流脉络,让人不觉豁然开朗:原来开局的亲身经历也并非“顾左右而言他”,而是在作巧妙的铺垫与启发啊!

诚然,简教授的课程不像其他年轻的老师教授那样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妙语如珠,搞得课堂笑声不断;或许的确是年纪大了的原因(毕竟74岁的高龄了),他讲课中间偶尔会出现小小的停顿,而表达方式也让人觉得有些平铺直叙,缺乏机智幽默。然而他的思路却是清晰的,逻辑是严密的,思想的泉流汩汩喷涌,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仿佛下一句一直就等在嘴边,而他只是以自己平白的方式轻轻叙述出来而已。满满堂堂的两个多时辰,满满堂堂的文化输送。诚如他自己的讲义所介绍的,他的讲学“以道德经为主轴,四书五经为佐证,以经注经,并以西方天文科技加以验证,还原圣人思想。”一堂课下来,让我们不由为讲台上这位个头不高、头发花白的老人的严谨敬业肃然起敬。

有意思的是课间休息时候的一个插曲,有学员围着他请教《易经》的起源、理论等方面科学性问题,简教授以其所学,很坚定地说,易经是科学的,就像爱恩斯坦的相对论,当时提出来也是一个学说,但是后世科学的发展会得到验证。其间有学员关心地提醒:教授年纪这么大了,就在椅子上坐下来讲课吧!未料教授以手轻抚自己略略有些凸起的肚子,笑眯眯地说:“谢谢!我喜欢站着讲课。你看,中气足着呢!”轻轻一笑中果然充满着中华文化的幽默与智慧。

授课结束,学员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台湾过来的老教授表达敬意与感谢。没想到这还不是这堂课的高潮。接下来,教授请班主任帮忙拿来一样东西,伸展开来,原来他为三个培训单位的学员各准备了五件自己的书法作品,现场随机赠与学员!看到一个个学员兴奋地走上讲台与教授合影留念,看到简教授陶醉其中的开心笑容,我忽然若有所悟:这不就是中华传统国学文化的精髓所在吗?流淌在血液里,体现在行动中。简教授或许在以这种方式,再一次给我们讲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道理。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