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者,尊敬,致敬也;畏者,畏惧,远离也。何为敬畏,就是抱有敬意不去干涉。而敬畏自然,也便是这个意味了。
孔子说过:“君子应当有三点敬畏,即敬畏上天的意志,敬畏德高的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从我自己来看,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第一点了。“敬是上天的意志”,这换句话来说,就是敬畏自然。这本就是大自然内一切生灵都应具有的,而自诩为高等生灵的我们人类,就更应该具有了。
从古至今,在中国上下五十年的历史长河中, 敬畏自然之心是一直存在的。
像那东临碣石观海抒情的曹操,像那登楼饮酒赋文表怀的范仲淹,像那采菊东篱以乐其志的陶渊明……这些文人骚客们因见自然之景,所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正所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敬畏自然的表现啊。
自然的概念是很广泛的,它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生灵,因此敬畏生命也是敬畏自然的一种。
生命,是一样十分神奇的东西,因为有生命,世间万物才得以存在。“万物皆有灵”,而每一条生命都是应当敬畏的。
一群羚羊被狮子追赶,奸诈的狮子将它们逼上了悬崖,往前一步,是万丈深渊,后退一步,是血盆大口。在这难以抉择的时候,年长的羚羊们用身体搭起一道生命的桥梁!年长的羚羊首先跌出去,在下落的瞬间,让年轻的羚羊踩着它们的背跃过去。一老一少,一个隐没在黑暗的深渊中,一个踏上对岸安详的草地。它们用这这种决然的方式来进行种族的延续。
一本书上曾有这样一个故来:一条腹中充满鱼籽的雌鱼被人抓住煲汤喝,为了保护腹中的孩子,它硬生生忍受巨大的痛苦将身子弓起,使肚子免受热水煎熬,看到这,我默然了,一种敬意由心底升起。
丰子恺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应有敬畏生命之心,每个大人都应当教导小孩子不杀害小动物。譬如蚂蚁,如果一个人能随意的踩死蚂蚁,那么将来有一天,他也能开着轰炸机对着无幸的人们扔炸弹。”
这就教导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敬者,尊敬,致敬也;畏者,畏惧,远离也。何为敬畏,就是抱有敬意不去干涉。而敬畏自然,也便是这个意味了。
作者:王喆,安徽省临泉一中二年级
下一篇:王喆:我们家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