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反对疫情之下对确诊的病毒携带者进行依法依规的赋予红码,而是反对有关部门公权滥用、私用和滥用“强赋红码”的权力来压制民众的合法诉求。
这几天,河南因为给维权的储户“强赋红码”一度成为百度热搜榜首,成为众矢之的,超越 “唐山打人案”而深陷舆论漩涡。
民众为什么如此关注“河南红码”事件?
众所周知,健康码是国家为了甄别和防止疫情扩散而针对公民实施的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疫情期间,健康码成为民众外出和生活的通行证,具有国家的强制性和社会的认知度,是特殊时期的一种身份证。所以,健康码存在的惟一目的,只能用于防疫;任何掌握公权力的个人和行政部门,都不能把健康码用作他途,这不但是社会共识,更是法律底线,不容践踏。
被“乱赋红码”意味着什么?不但意味着一个正常人寸步难行,更意味着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将因此陷入停顿。
因此,毫不夸张的说,“河南乱赋红码”事件,其性质的恶劣程度,远远超过“唐山打人案”,因为这不但冲击了大众对国家防疫政策的信任度,更是对中国法律和公民权利的粗暴践踏。
其实,利用红码限制人身自由的事情也早有发生,2021年北京一位记者在重庆做监督报道的时候,还没有走出政府大院就被红码,记者被就地隔离;郑州市多个楼盘的业主因为开发商不能按期交房而参与维权时,也被莫名其妙的“强赋红码”。这次是河南农村银行暴雷之后,储户被“强赋红码”。无论是被“强赋红码”的记者、还是被“强赋红码”的和业主,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麻烦的制造者”。
红码与电子镣铐
由此可见,健康码在河南省相关主管部门的眼里,已经成了“精准维稳”和压制社会矛盾的工具。如果这种“强赋红码”得不到控制的话,那么,只要某些机关愿意,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红码”,那么随着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出现,甚至逐渐沦为任何有关系和背景的人都能都能给他的对立面赋予红码,进而对被控制人实行画地为牢。
那么,这样一来,健康码还是健康的标志吗?不,健康码就成为有关部门甚至个人控制别人的一种手段!更为关键的是,被赋予红码的人是会受到社会歧视和排斥的!
这还了得!
当然,河南有关部门也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恶劣性,因此,当红码现象被曝光之后,河南省和郑州市的相关部门,针对“到底是谁在乱赋红码的核心问题”,开始大甩锅。
河南省卫健委表示:健康码由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负责管理,卫健委不管健康码!
郑州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随即宣布:这一切都是误会,都是大数据惹的祸!
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表示:我们只是大数据的搬运工,给谁赋红码,给谁解码,全部由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说了算。
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也随即表示:健康码由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管理,不管是赋码还是解码,都归他们管。
为什么河南省和郑州市的相关部门都不敢背这口“乱赋红码”的锅呢?
面对公众对“强赋红码”现象,各部门进行大甩锅
因为,这口锅实在是又大又黑——利用国家政策偷梁换柱成为压制社会的一种手段,这实在是无人敢背。
但,这锅不论怎么甩,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河南省银保监局明显没有管理健康码的权限。
其实,但到底是哪个主管部门在“乱赋红码”?到底是哪个主管官员在负责拍板?要查清楚这些问题,对于监督机构来说,没有任何难度,易如反掌——只需要沿着健康码管理员逆流而上就很清楚!
这件事必须查清,因为这种极具针对性的“强赋红码”的行为一定是公权滥用甚至公权私用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对公众合法权益的损害,更是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防疫大局的破坏,倾向极其危险。
一旦查清,则必须严肃追责!只有严惩滥用公权的肇事者,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公众利益,才能最大程度的安抚公众情绪,也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 “强赋红码”的行为不仅仅是与维权者的对立,也是对社会的对立,更严重的是对党中央提出的“全面清零”政策对立!
我们不反对疫情之下对确诊的病毒携带者进行依法依规的赋予红码,而是反对有关部门公权私用、乱用和滥用“强赋红码”的权力来压制民众的合法诉求。
因此,必须警惕!健康码不能成为约束民众的电子镣铐!
作者:王法明,知名记者,新闻时评人,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
下一篇:王法明:俄乌战争下的中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