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可见现象世界的背后工作,真实而具体地主宰着世上万事万物的发生和运行,虽然我们看不见他,但他却充满天地,无所不在:“耶和华说、我岂为近处的神呢、不也为远处的神么。 耶和华说、人岂能在隐密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耶和华说、我岂不充满天地么。“
一,前言
婚姻是耶和华神创造人类的一个基本设计:“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创世记2:18) 人生来需要配偶,建立一种依附关系,这是神所规定的:“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记2:24)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形成稳定的婚姻关系是神赋予人的一种对象性的本质,就像一个化学自由基,需要找到一个匹配的离子团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这个自由基才处于一种稳定的化学键的状态,所以婚姻是神对人的规定性要求。
从人的角度来看,婚姻是神对人的祝福,使人处于稳定和满足的状态,但从神的角度来看,婚姻是神创造人类的方式,实现人类的自然繁衍,所以婚姻是人类社会的自我生产方式,这样神就可以安息于他的创造之中,因为人是神所安息的殿,而人的婚姻就是神的建殿的具体方法,这样看来婚姻不仅对人至关重要,而且对神来说意义更为重大。
二,亚伯拉罕婚姻中的天意(Providence)
从伟大的他拉氏带着他的家人走出迦勒底的吾耳,亚伯拉罕家族摆脱对“月神”的崇拜而开始了对耶和华神的信仰之旅。从神的角度看,亚伯拉罕世系的婚姻是神对人类历史计划的关键环节,耶和华是通过亚伯拉罕来实现他的创世目的的,无论是亚伯拉罕自己的婚姻生活还是他儿子以撒的娶妻生子都是耶和华计划的一部分,而非亚伯拉罕自己的主观随意的选择。
神通过亚伯拉罕这个器皿或管道来实现他的计划。亚伯拉罕只有遵行了耶和华的旨意,才是正确的(Right):“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Righteousness)。”(创世记15:6) 所以亚伯拉罕听从耶和华的呼召,从哈兰前往迦南地。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立约,使亚伯拉罕成为大国,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亚伯拉罕得福。亚伯拉罕如何成为大国呢?当然要通过亚伯拉罕世系的婚姻来实现。
因为婚姻及生育掌握在耶和华手上,神通过亚伯拉罕和撒拉的血脉实现自己的计划。亚伯拉罕生以撒,排除了一切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完全是耶和华自己的作为:“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创世记18:11)但“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么?”(创世记18:14)耶和华的计划是:“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创世记21:12)所以从以撒生的雅各(以色列)成为与耶和华立约的后裔,耶和华被称为为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我要与你并你世世代代的后裔坚立我的约、作永远的约、是要作你和你后裔的神。”(创世记17:7)
从《创世记》中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故事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耶和华在人类的家庭和婚姻中的运行,主宰着人类的发展轨迹和方向以实现神自己的目的。
三,以撒娶妻
神的计划是要通过亚伯拉罕产生一个信仰纯正,血统纯正的种族作为自己的产业,自己安息的殿,亚伯拉罕明白神的心意,所以他安排忠心的老仆人到亚伯拉罕的本地本族为以撒娶一位同宗同族同信的女子为妻:“你要往我本地本族去、为我的儿子以撒娶一个妻子。”(创世记24:4)其实耶和华早已安排好一切,只等亚伯拉罕明白耶和华的心意,打发老仆人前来为以撒迎娶利百加。以撒的婚姻完全是由耶和华决定和安排的,正如利百加的哥哥拉班和父亲彼土利所说:“这事乃出于耶和华、我们不能向你说好说歹。”(创世记24:50)
四,天意通过亚伯拉罕世系婚姻实现
神决定着亚伯拉罕家族的命运和发展方向:“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创世记17:6)神对亚伯拉罕的要求就是信心和顺服,以确保神通过婚姻实现自己旨意的计划不会因为人的主观随意和不顺服而受到干扰或破坏。由于亚伯拉罕的信心和顺服,耶和华称他为朋友,视他为忠诚的朋友与他立约。亚伯拉罕出于信心的行为证明自己对耶和华神的忠诚,使神的计划得以实现。这个计划就是生产以色列的十二支派作为耶和华永远的产业,如经上所记:“耶和华的分、本是他的百姓.他的产业、本是雅各。”(申命记32:9)“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以赛亚书5:7)
五,结论
耶和华在我们这个可见现象世界的背后工作,真实而具体地主宰着世上万事万物的发生和运行,虽然我们看不见他,但他却充满天地,无所不在:“耶和华说、我岂为近处的神呢、不也为远处的神么。 耶和华说、人岂能在隐密处藏身、使我看不见他呢.耶和华说、我岂不充满天地么。“(耶利米书23:23-24)
婚姻是神设立的人类自我生产和繁衍的一种方式,以实现神自己的计划。神的计划远高过我们对婚姻的认识,我们不能看透:“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9)众生为什么有性(Sex),人类为什么有婚姻,我们何时结婚,何时生子,娶什么样的妻子,或嫁什么样的丈夫都是出于神的旨意,而非我们的主观意志。如果我们根据神的旨意结婚生子,我们的家庭就必蒙福,我们的儿女就有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要努力寻求神对我们婚姻的旨意!
版权所有:吴明山先生保留所有权利。未经作者许可,本文本的任何部分不得复制或以任何形式转载。
Copyright by Mr. Mingshan Wu.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text may be duplicated or republish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ermission of the author.
作者简介:
吴明山先生,1963年出生于中国江苏,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加拿大华人神学院(卡尔加里)。
早年著有《存在的不幸》、《存在与对象》、《存在的自我产生的过程》、《辩证法的本体论意义》、《关系形态论》等哲学论文,获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先生高弟,国际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熊伟先生高度评价。
著有神学著作:《献祭的意义》、《希伯来书研究》、《以马内利》 等专著
译有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代表作《悼念集》全集,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经典诗选。
出版书籍《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1-7卷英文版、《以马内利中英文版》1-14卷、《作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丁尼生悼念集英汉参考版》、《朗费罗经典诗选英汉文版》、《蓝梦诗篇与评论中英文版》。《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一书逾100万英文,获得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伊恩·詹姆斯·布莱克利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撰写序言。
发表诗歌:《雪》、《梦》、《自由之神之吻》 《夜》等,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歌展银奖。
2011年定居英国,积极从事中英经贸及文化交流活动。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
Mr. Mingshan Wu, born in Jiangsu, China in 1963, successively studied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m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Canadian Chinese School of Theology Calgary,.
Wrote in his early days philosophical papers: “The Unhappiness of Being”, “Being and Objects”, “The Process of the Self-production of Existence”, “The Ontological Meaning of the Dialectics”, “The Form of Relationship” and so on, which were highly approved by the internationally famous scholar Mr. Xiong Wei, who is the Professor of Beijing University, the student of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er Martin Heidegger.
Wrote theological works: “The meaning of sacrifice”, “A study of the Book of Hebrews”, “Immanuel”
Translated “Classic Poems of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and the complete works. "In Memoriam", the masterpiece of English Poet Laureate, Alfred Tennyson into Chinese。
Published:"IMMANUEL,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Blood of Jesus" Vol. I-VII, "IMMANUEL English-Chinese Version" Vol. I-XIV , "The Dialectics as Ontology ", " English-Chinese Reference Version In Memoriam A.H.H" , "Classic Longfellow's Poems English-Chinese Version ". The Book of “Immanuel,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Blood of Jesus" with total English words of more than one million has been highly praised by the Right Reverend Ian James Brackley, the former Anglican Bishop who wrote the Foreword for the book.
Published: "The Blue Dream Poetry and Review (Chinese-English Version)" . “The Night”"The Snow" "The Dream" and "The Kiss of God of Liberty" won the Silver Prize of the 4th China Poetry Exhibition.
Since2011 settled in the UK and actively engages in Sino-British Economic-trad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