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成为“走狗”,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打呗!因此,这场战争不可能因为“10升水=20升柴油”而立即停止,可能规模不会太大,但是结束应该与主战场差不多。
5月27日,塔利班主导下的阿富汗与伊朗发生武力冲突,造成伊朗3名军人死亡,战斗还在继续。
据塔利班发言人称,过去的40年发源于阿富汗的赫尔曼德河给伊朗提供的水源折合750亿美元,伊朗如果不支付这笔巨款,就意味着战争。并提出“塔利班给伊朗每提供10升水,伊朗必须用20升柴油做补偿。”
客观的说,这个理由很荒谬,这就是“莫须有”的典型。
根据1973年伊朗和阿富汗政府签订的《赫尔曼德河水条约》,伊朗和阿富汗共享赫尔曼德河水资源。阿富汗历届政府包括两度掌权的塔利班,从来也没有提出修改或废弃这个条约。
现在,为什么突然提出废弃《赫尔曼德河水条约》?
未等伊朗就“10升水=20升柴油”回复,塔利班更直接说出这场战争的根源:伊朗是俄罗斯的走狗,配合俄罗斯侵犯乌克兰,塔利班要给伊朗去“纳粹化”,支持乌克兰人民的正义事业。
可谓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塔利班一语破天机——与美欧站在一起支持乌克兰。
当然,伊朗也不是软蛋,称塔利班是美国的走狗!
双方这一骂,骂出了这场战争的本质,“阿伊之战”本质上是缩小版的俄乌战争。
既然都成为“走狗”,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打呗!因此,这场战争不可能因为“10升水=20升柴油”而立即停止,可能规模不会太大,但是结束应该与主战场差不多。
于是乎,拥有美式装备的塔利班军队正浩浩荡荡开向伊阿边境,并在最初的战斗中挫败了伊朗边防部队。伊朗也调兵遣将,双方排开阵势要搞大的。
我倒不是很关心战场形势,而是关心作为反美斗士的塔利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选择?这场战争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局。
在我的印象里,塔利班男人头缠腰带、两眼深凹、留大胡子、全身长袍、肩扛步枪、不苟言笑;女孩子一身长袍、面挂黑纱、两眼恐惧,难以交流,他们与世隔绝,而又桀骜不驯,在众多人的眼里塔利班掌控下的阿富汗是比朝鲜还朝鲜国度。尤其是塔利班要求女人不能上学和工作,更是被文明世界所唾弃。
这与民主、自由、开放和包容的美国完全格格不入,尤其是本拉登策划“911事件”后,美国携北约联军进军阿富汗,20年间先后在阿富汗花费了2万亿美元,将阿富汗打造成具有民主形式的中东国家。在2021年8月,美国撤出阿富汗的同时加尼总统逃之夭夭,塔利班掌握重掌阿富汗政权,成为当今世界又一个反美斗士。
现实版的“老鼠爱上猫”,确实惊呆了世人!
难道说阿富汗真的要融入世界文明?
塔利班的积极行为,确实得到了美国及时回应,美国已经把塔利班从最危险的恐怖势力名单中除名。已经有消息称,美国将解封冻结的塔利班账户。塔利班和美国的战略呼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二者就伊朗恐有秘密协议,至少有高度的战略默契。
有一点毋容置疑,塔利班和美国开启了新的合作。
此前塔利班曾公开声称,整个世界独怕美国。美国专家称,塔利班一直寻求和美国的和解和合作,但是因为双方实力差距太大,美国对此不感兴趣。
现在,对塔利班来说,机会来了。
阿基米德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动地球”。现在百年变局给了塔利班一个撬动战略全局、实现国家正常化、成为国际社会正常成员中一员的机遇。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塔利班岂可错过?!
在俄乌战争高潮之时,塔利班冒着被骂“美国走狗”的骂名,明确喊出“给伊朗去‘纳粹化’,支持乌克兰人民的正义事业”,并主动出击,无疑是选边站队,向美欧缴纳“投名状”,这就是大势!不得不佩服塔利班的抉择和英明。
因为,俄乌战争虽然还在继续,但是胜负已经板上钉钉,除非是乌克兰人民和泽连斯基总统突然脑子进水了举手投降,这个可能性几乎为零,并且即使乌克兰同意,欧美也未必同意。至于为什么?其中的原因很多,也不是本文的重点,就在不在此累述。
接着唠塔利班主导下的阿富汗这次“上兵伐谋”,不愧是《孙子兵法》的真传弟子,记得2021年9月份,塔利班刚刚掌握政权之后的一次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拿着的却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其语言风格与我们的逻辑思维极为一致。其中一句名言是:“既然美国讲民主和平等,那么为什么你能而我不能?阿富汗的未来应该必须掌握在阿富汗人民自己的手里,美国人掌控下的阿富汗没有未来。”
如此严密的逻辑和表述超,惊炸世界!
当然,这只是阿富汗的抉择,抉择的前提还是实力,阿富汗的军事实力如何?
据不完全统计,美军撤离阿富汗时留下了大量的美式装备,留下悍马军车22174台,防雷运兵车1555台,M113装甲车169台,C130运输机4架,黑鹰直升机33架,另有10架A10攻击机。这些装备大部已经被塔利班掌握并装备部队,此外塔利班以美军为标准对部队进行改造、编组和训练,力图打造一支现代化的国家正规军队。
当然,塔利班也别无选择,不回归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合法成员,开展正常的经贸交流和国际往来,塔利班政权早晚因经济彻底崩溃和极端组织的攻击而瓦解。因此,塔利班的选择确实具有现实性。
也就是说,塔利班掌控下的阿富汗主动出击伊朗既有现实考量,也有军事实力,更有明确的目标——向欧美看起。
那么,放在世界格局里,又该如何看待这场缩小版的“俄乌战争”?
塔利班的行为极大地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地缘战略态势,也映衬出美国在近东地区新的战略意图。
美国新的战略意图就是在后俄乌战争时代,重返中东地区并展开新的战略布局,在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打造能够威慑甚至压制欧亚大陆的战略制高点。
伊朗是世界上唯一的公开军事援助俄罗斯的国家,号称“小摩托”的伊朗无人机在俄乌战场上是俄军重要的法码。塔利班挥军西进对美国和当前的俄乌战争是极大的配合,对伊朗来说几乎是当头棒喝。既然是百年的变局,那么所有的人都在变,都是操盘者,没有人还停留在原来的地方。塔利班如此,伊朗亦会如此。
塔利班和伊朗的军事冲突和对峙,有力地策应了乌克兰战场,对俄罗斯而言是极其不利。塔利班剑指伊朗,主观在自我,客观上有力地策应了乌克兰。
在俄乌决战的关键时刻,塔利班出兵伊朗,开辟俄乌战争的第三战场(第一战场是乌克兰境内的俄乌之间对决;第二战场是俄罗斯境内的俄罗斯自由军团与俄罗斯军队对决;第三战场是塔利班领导下的阿富汗与伊朗之间的对决),对乌克兰来说犹如“星月奇兵”,对欧美来说也是“两肋插刀”,对中东地区来说是“独树一帜”,对伊朗来说是“当头棒喝”,对俄罗斯来说“旁敲侧击”,对其他中立国家来说也算是“引领起航”,既有实际行动,也有表面意义,甚至是表面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俄乌战争结束之后,塔利班作为“参战”的胜利者,必定赢得欧美的“投桃报李”,进而解决阿富汗当下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困境,与西方的交往更加密切。
当然,如果认为通过这场战争,阿富汗就能像中国改革开放那样,甚至幻想阿富汗就像东西德合并那样完全融入西方的文明,那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的“排异性”已经深入骨髓,难以改变,甚至他们都不可能摘下头巾、脱下长袍、放下武器、善待女性,但是起码这个世界又多了一个拥抱文明的国家。
我们期待塔利班“不一般”,更期望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世界能够求同存异,多一粒追求文明的种子。
塔利班都这么做了,说明世界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作者:王法明,安徽阜阳人,安徽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院毕业,知名记者,新闻时评人,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