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文学 > 纪实

吴明山:公教与新教博斗的历史纪录

吴明山:2024-07-02   来源:原创
评论:(0)   阅读:(140)

分享到:
摘要:

作者围绕路德改革运动与天主教对新教的回应这个主轴展开近代教会历史的宏大画面,波澜壮阔,教会的发展和分化如汹涌的波涛,永不停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搏斗为教会的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正如作者对特伦托大公会议伟大历史意义所作的总结:“宗教改革似乎要消灭天主教的制度,但实际上,这些革新运动为教会的激活和复兴提供了强烈的刺激和推动力量。”(25)

——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的核心

 

  一,介绍

《近代教会史》系统叙述了大公教会(罗马天主教会)从路德的出现(1517年)到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1962年)以来的分裂、变化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与新教历史学家的观点相反,本书从天主教历史的传统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广阔而复杂的近代基督教历史图景,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从天主教的主干上分叉出无数的树枝。作者“结合了严谨的历史批判精神和对教会的同情态度” (提克肋在1948 年序言)书写近代教会的历史,维护天主教会的首要地位。“本书资料丰富,论述系统,深入浅出,具有教科书的优点。作者傅恩克和修补者毕尔麦尔、提克肋虽然都是天主教徒,但他们也曾参与过一些跨越教派的历史研究,而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客观地描述教会的发展。”(1)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详细记述显示出作者严谨的历史批判精神。书中出现了46位教皇、21位德意志皇帝、4位德意志国王、29位法国国王、48位英国国王、22位西班牙国王和17位俄罗斯统治者,和包括路德,加尔文,慈运理在内的宗教领袖,神学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上百位历史人物,可谓博大精深,气势恢宏,无与伦比。

作者是如何在如此庞大的体系中维持大公教会的主导地位的呢? 作者将教会的整个近代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路德的出现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 1517 - 1648 年)。 第二阶段,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到法国革命 (1648 -1789 年)。第三阶段,从法国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789 -1914 年)。第四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 (1914 一 1962 年)。每一个阶段,作者都紧扣大公教会的发展与改革这根主线,展开对自马丁路德以来的宗教改革运动形成的历史及宗教原因的分析和讨论,对新教教义和神学背离大公教会教义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些原因包括世界(特别是欧洲)宗教,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民族等各个方面,客观记录公教与新教的交锋与搏斗的历史过程以及新教对罗马教会形成的强大压力和强烈冲击,这种冲击迫使公教内部改革。作者重点介绍了对大公教会内部改革意义重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尤其详细的是对路德和特伦托大公会议的记述。路德发起的改革运动和天主教的特伦托大公会议是教会历史的核心事件,教会分裂后的全部历史乃是对这个核心的回声,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这个核心。

二,马丁·路德改革运动的冲击

大公教会的分裂始于马丁·路德。作者客观地介绍了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以及路德的性格及心理对形成路德神学的影响: 路德的神学思想忠实地反映了他个人的救赎挣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改革同时也是一种从精神折磨中“自我解放”的行为,这意味着一种新的信仰方式。(2) 路德有一种使命感,一直认为反对“教皇的恶习”是一场合法的斗争,是上帝赋予他的一项宣讲真正福音的特殊使命。本书对路德的评价是积极的: 路德有非凡的天赋和深刻的信仰。我们看到他有热心和同情心,内心虔诚,坚定地依靠上帝。他过着平静的生活,总是无私,慷慨,他不知疲倦地工作,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但他也有燃烧的激情,无限的自信,固执己见的态度,统治的欲望。路德的个性也是有缺陷的:他是一个好争论的人,喜欢嘲笑别人,不知道如何与他的朋友和平相处。在某些方面,他是保守的,甚至过于保守,固执地恪守字面上的说法。(3)路德的个性过于保守,但他的思想又非常激进:他是非常进步的人,渴望自由,反抗威权,甚至是革命性的人。(4)形成路德冲突性人格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学者说,他在年轻时候经历过一次精神性休克,这样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后来如此敏感,很容易受剌激或陷入郁闷情绪。另一些学者说说,他始终惧怕魔鬼,他一直认为一切外在的或内在的诱惑都来自魔鬼及其黑暗的势力,这种思想也许使他的精神生活变得比较阴暗,甚至成为一种病态。(5)这种病态指的是路德的忧郁症,“新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患有抑郁症,路德的忧郁症引发了他一生与强迫性焦虑的斗争。他相信自己在宗教中找到了一种身份认同,也找到了一种从内心挣扎中解脱出来的方式。”(6)

抑郁症及一切精神疾病的根源是魔鬼的攻击,路德明显地受到魔鬼猛烈的攻击,而且路德意识到这种攻击以及这种攻击对他个人和人类历史的意义:“路德的改革主张在某种意义上同时也是他脱离精神折磨的‘自我解放’行动,对他自己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信仰方式。”(7)也就是说,路德对魔鬼攻击的反抗和斗争即所谓的脱离精神折磨的‘自我解放’行动这种精神的辩证运动推动了路德的改革主张和神学的形成。所以上帝拣选路德成为宗教改革运动伟大领袖的具体方法是通过让路德承受魔鬼攻击的长期精神折磨所锻造出来的。“抑郁的痛苦不仅在路德的生活和个性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他的神学的锻造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极度压抑的痛苦中,他被迫发展了一种现实主义的神学,在这种神学中,精神上的痛苦被认真对待,被理解为有意义的。这样,抑郁症的经历对路德神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标志着人类灵魂可以沉沦到无论什么深度,但仍然没有发现自己超出了上帝救赎之手的范围。”(8)到晚年的时候,路德特别多的强调世界末日的到来,而末世论思想从一开始就影响了他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活动是历史终结的重要因素之一。(9)

1517年的赎罪券事件成为改革运动导火索,路德认为如果一个基督徒在内心中有真实的忏悔感,不需要大赦卷,也可以获得全面的赦罪或免除惩罚。所以他否认了基督和诸圣的"恩宠宝库" 。在路德的神学体系中,"大赦"已经没有存在的空间,而“教会的恩宠宝库" 的理论正是大赦的基础。路德的“95条”完全拒绝大赦,否认教会对于救恩方式(即圣事)的权力。

路德不承认教皇的首席权是神的规定,认为即使不承认教皇的权威性也能够得救,这其实就是教会已经审判了的威克里夫和胡斯的异端。由于路德放弃了教会最高的教导权威(教皇首席权),又放弃了教会传统的权威性,他只能后退到福音书,使《圣经》成为他信念的唯一支柱。路德坚定地提出了新教所谓的"形式原则",即唯独那些在《圣经》中有根据的东西才可以算为宗教信仰上的真理。在"莱比锡辩论" 中,路德被迫清楚地表达出他关于教会和教皇的观点。路德观点对公教会破坏作用非常严重:“路德和公教的观点之间巳经形成了一个再也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不再是关于一些小问题的学术性争论,而是一种将会推翻教会的基本教导和教会的组织制度的主张。”(10)

路德否认"圣餐"中的"变质说",即面包和酒真正成为基督的圣体圣血)。路德很尖锐地强调信徒们的"普遍司祭职"。(11)路德仅仅承认圣洗(洗礼)和圣餐(弥撒)为圣事,部分上也承认忏悔圣事。他强调,这些圣事只能通过信仰发挥效力。他要求一切信徒可以接受双种形式的圣体(即耶稣的圣体和圣血)。(12)

路德"95条"影响非常大,在几周内就几乎传遍了全德国,受到热烈的喝彩。路德成为了一时的明星。许多与罗马教廷有争议或对教会现状不满的人希望这位学者的努力能促进教会的真正改革。德国人的反罗马情绪对路德很有帮助。(13)在 1520 年 12 月10 日,路德在维滕也贝格的艾斯特门那里公开烧毁了那些"违背神意的"教会法律书以及教廷的诏书。1521年1 月3 日罗马诏书正式绝罚了路德,但他发起的运动再也无法受到全面的镇压。(14)

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被认为是一场导致信仰的分裂的灾难,面对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会没有及时改革,才导致了信仰分裂:“由于教会的改革己迫在眉睫,而教会并没有及时进行这些多人热切渴望的改革,所以导致了16 世纪 20 年代的可怕灾难,即信仰的分裂,这个灾难通常被称为宗教改革。”(15)

那么天主教会是如何应对这场可怕的信仰分裂的灾难的呢? 天主教会集中力量一方面抵抗来自内部的危险局势,另一方面回应来自外部的攻击:“天主教会内部逐渐形成了一场复兴运动,这个运动可以算为整个教会历史中最有趣的现象之一。这个全面的复兴是从意大利和西班牙开始的,包括修会生活的革新、特伦托大公会议的改革工作。”(16)

三,特伦托大公会议的反击

特伦托大公会议于1545年12月13日至1563年12月4日在北意大利的特伦托与波隆那召开,除了在1547年在波隆那开了大约9至11次的会议,在特伦托共开了25次会议。会议的召集人教皇保罗三世主持了头八次的会议,第12至16次会议由教皇尤里乌斯三世主持,最后17至25次的会议由教皇庇护四世主持。

特伦托会议是近代教会历史的主轴,是天主教会最重要的大公会议,促成会议的原因正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会议的崇高目标是确保传统信仰不受改革因素的影响,通过激进的教会改革措施与那些离开教会的人达成共识,以恢复宗教上的合一。”(17)会议代表了天主教会对宗教改革的决定性回应,对路德极力攻击的各项教义问题决议如下:罗马教会之一切教会圣传,与《圣经》具有同等地位。所有基督徒必须承认教皇之地位。路德所谓因信仰而获赎罪(因信称义)之说为异端。

会议第一阶段(第一次至第十次会议,1545年12月13日至1547年3月11日)批准和公布的决定分为“信仰条例”和“改革条例”,阐明天主教信仰的内容,因为新教徒拒绝一些基本的天主教教义,提出一个新的"形式原则" 即唯靠《圣经》)和"内容原则" (即唯靠信仰) ,对教会有一种“唯灵论”的理解,不承认部分圣事。第四次会会议规定除了《圣经》以外,来自使徒的"圣传"也是与《圣经》有平等权利的信仰泉源。P76第五次会议(1546年6月17日)宣布“原罪”的教义,第六次会议(1547年1月13日)宣布“成义”的法令,指出信仰是“人类所有救赎的开始,基础和来源”;“这项法令是神学的杰作,非常准确地阐明了天主教的教义,反对新教的主张。”(18)

第六次特伦托会议对新教挑战的决定性回应,再次确认奥古斯丁对称义本质的理解。天主教会需要对路德做出明确的官方回应,首要问题就是称义问题。“称义谕令”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把所有的批评都集中在路德的观点上。特伦托大公会议积极捍卫奥古斯丁的原初观点,认为称义是重生和人性更新的过程,带来了罪人外在地位和内在本质的变化。“称义不仅是罪过的赦免,也是人的内在生命的圣化和更新,通过愿意接受上帝的恩典和恩赐,使不义的人可以成为义人。”(19)

路德因信称义的教义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教会法》第12条谴责了路德的核心思想,特伦托大公会议震惊于人们相信他们可以凭信仰称义,而不必过顺从的生活和经历精神上的更新。特伦托会议将“成义”(天主教坚持的对“称义”一词的正确翻译)理解为包括基督徒生活的开始和持续成长,但路德在他们的理解中认为,只信靠上帝(罪人不需要被上帝改变和更新)等于整个基督徒生活。(20)

特伦托会议对改革派关于救赎保证的教义持怀疑态度。《称义谕令》第9章题为“驳斥异端的错误信仰”,批评改革派的信仰是“不敬虔的信仰”。会议认为,没有人怀疑上帝的善良和慷慨,宗教改革时期和后宗教改革时期(约1500-1750年)的改革者错误地教导“没有人能被宽恕和称义,除非他们确信自己已经被宽恕和称义,宽恕和称义是唯独通过信仰获得的。”特伦托会议坚持认为,“没有人能通过绝对无误来确定上帝的恩典。”特伦托会议的观点是,改革者似乎把人类的信仰或勇气视为称义的基础,因此称义最终是基于对一个易犯错误的人的信念,而不是基于上帝的恩典。(21)

第七次特伦托会议(1547年3月3日)对“圣礼”的问题宣布了教会关于救赎的一般措施(圣礼)的理论及其对洗礼和坚振礼的教导。

第十三次会议(于1551年10月11日结束)讨论了基督在圣礼中的真实临在问题,圣礼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圣餐的饼和酒有变化,那是什么? 第十三次会议确认了变质说,坚称在圣餐中使用的面包和酒实质地转化为基督的身体和血。变质学说基于亚里士多德对“本质”和“偶性”的区分,在第四次拉特兰会议上正式定义。变质论断言,面包和酒的偶性在祝聖的那刻沒有改變,但它們的本質卻從餅和酒的本質變成基督的身體和血。这种对真实临在性质的理解在早期是有争议的,路德提出了通常被称为“同质说”的理论,在许多方面与变质论不同。第十三次会议强烈捍卫传统观点,对基督在圣礼中的真实临在采取了决定性的立场,确定“变质”一词是描述面包和酒因祝圣而在本质上转变的正确词语,强烈肯定基督的实质临在,在祝圣之后,饼和酒被改变了,饼的整个本质变成了我们主基督身体的本质,酒的整个本质变成了他的血的本质:“在餅和酒被祝聖之後,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便真正地,真實地和實質地存在於外表是物質性的可敬的聖餐禮中。” 注意用詞的強烈,这种变化被称为“变质”是恰当和正确的,饼和酒的本质转变为基督的身体和血是这个教义的重点。(22)

教皇保罗三世于1549年9月13日暂停会议,两个月后,保罗三世去世。新教皇尤里乌斯三世于1550年11月14日颁布诏书,继续进行特伦托会议。此后会议中断四年,教皇庇护四世最有贡献的行动是重新召集特伦托会议,会议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1562年1月18日到1563年12月4日)确定有关圣礼的规则。第21次至第24次会议(1562年7月16日至1563年11月11日)宣布法令,澄清关于“以两种形式领圣体”以及儿童领圣体、弥撒礼、圣秩圣事和婚姻圣事的含糊之处。(23)特伦托大公会议没有在“主教权”和“教皇首席权”之间做出决定:“教会的圣统制受到冲击,但教皇保持了圣统制上的完整性,而那些新教人物在宗教信仰上的主观主义被拒绝。”(24)

特伦托大公会议于1563年12月4日闭幕 (第35次会议),欧洲大部分的君主和国度都无条件地接受了特伦托大公会议的规定。特伦托大公会议比历史上任何一次大公会议持续的时间都长,也没有任何一次大公会议对天主教会的信仰和纪律产生过如此深刻、全面和长期的影响。一位枢机主教写道:“在教会史上,没有任何大会决定过这么多问题,确立过这么多教义,或者制定过这么多法规。”特伦托大公会议持续近18年,前后共召开过35次会议,由4位教皇使节、3位宗主教、25位总主教、129位主教、7位修道院院长、七位天主教特别团体的领袖,10位检察官与欧洲一些天主教国家的大使联合签署大会所通过的众多谕令,教皇庇护四世回应会议的结论说:“这一切都是天主圣神所感动出来的成果。”

 四,结语

由此可见,作者围绕路德改革运动与天主教对新教的回应这个主轴展开近代教会历史的宏大画面,波澜壮阔,教会的发展和分化如汹涌的波涛,永不停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搏斗为教会的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量,正如作者对特伦托大公会议伟大历史意义所作的总结:“宗教改革似乎要消灭天主教的制度,但实际上,这些革新运动为教会的激活和复兴提供了强烈的刺激和推动力量。”(25)

注解

(1)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3

(2)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7

(3)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58

(4)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391

(5)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39

(6)艾伦·休·科尔:《需要休息的精神:路德的忧郁症、强迫症和宗教信仰》

(7)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7

(8)斯蒂芬,皮奇《良好的安慰:马丁路德致抑郁者的信及其对今天教牧关怀的意义》

(9)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39

(10)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12

(11)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14

(12)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14

(13)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9

(14)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15

(15)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14

(16)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15

(17)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87

(18)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89

(19)麦格夫《历史神学》P236

(20)麦格夫《历史神学》P239

(21)麦格夫《历史神学》P240-241

(22)麦格夫《历史神学》P242

(23)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80

(24)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83

(25)毕尔麦尔《近代教会史》P83

 参考书目

《近代教会史》 (德)毕尔麦尔著;(奥)雷立柏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1. 7

《历史神学》E.麦格夫著, 天道書樓有限公司 2002年7月

 作者简介

吴明山先生,神学硕士,1963年出生于中国江苏,先后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原上海机械学院)、加拿大华人神学院(卡尔加里)。

早年著有《存在的不幸》、《存在与对象》、《存在的自我产生的过程》、《辩证法的本体论意义》、《关系形态论》等哲学论文,获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先生高弟,国际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熊伟先生高度评价

著有神学著作:《纯粹生命形而上学》、《希伯来书研究》、《以马内利》 等专著

译有英国桂冠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代表作《悼念集》全集,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经典诗选。

出版书籍《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1-7卷英文版、《以马内利中英文版》1-14卷、《作为本体论的辩证法》、《丁尼生悼念集英汉参考版》、《朗费罗经典诗选英汉文版》、《蓝梦诗篇与评论中英文版》,《纯粹生命形而上学》。《以马内利,耶稣之血的系统神学》一书逾100万英文,获英国圣公会大主教伊恩·詹姆斯·布莱克利的高度赞扬,并为该书撰写序言。

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另发表诗歌《雪》、《梦》、《自由之神之吻》 《夜》等,荣获第四届中国诗歌展银奖。

2011年定居英国,积极从事中英经贸及文化交流活动。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Author

Mr. Mingshan Wu, Master of Theology, born in Jiangsu, China in 1963, successively studied in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mer Shanghai Institut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Canadian Chinese School of Theology Calgary,.

Wrote in his early days philosophical papers: “The Unhappiness of Being”, “Being and Objects”, “The Process of the Self-production of Existence”, “The Ontological Meaning of the Dialectics”, “The Form of Relationship” and so on, which were highly approved by the internationally famous scholar Mr. Xiong Wei, who is the Professor of Beijing University, the student of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er Martin Heidegger.

Wrote theological works: “Metaphysics of the Pure Life”, “A study of the Book of Hebrews”, “Immanuel”

Translated “Classic Poems of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and the complete works. "In Memoriam", the masterpiece of English Poet Laureate, Alfred Tennyson into Chinese。

Published:"IMMANUEL,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Blood of Jesus" Vol. I-VII, "IMMANUEL English-Chinese Version" Vol. I-XIV , "The Dialectics as Ontology ",  " English-Chinese Reference Version In Memoriam A.H.H" ,

"Classic Longfellow's Poems English-Chinese Version ", “Metaphysics of the Pure Life”. The Book of “Immanuel, The Systematic Theology of the Blood of Jesus" with total English words of more than one million has been highly praised by the Right Reverend Ian James Brackley, the former Anglican Bishop who wrote the Foreword for the book. 

Published more than 20 academic papers and poetry "The Blue Dream Poetry and Review (Chinese-English Version)" . “The Night”  "The Snow"  "The Dream" and "The Kiss of God of Liberty" won the Silver Prize of the 4th China Poetry Exhibition.      

Since2011 settled in the UK and actively engages in Sino-British Economic-trading and Cultural Exchange Activities.

我要赞一下 (0)

文章评论

  

最热评论

意见反馈

请点击我要留言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

电话:010-56142345    邮箱:wenyitongbao@126.com

中国青少年作家委员会     文艺通宝编委会     北京文易通宝文化传媒中心  北京满堂红广告服务有限公司   本网站坚持原创,反对任何形式的抄袭和克隆。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京ICP备12030317号-2        本文观点属于作者,如有侵权,证据充分,本网站负责协调解决。